2013-07-20

安裝、操作、體驗 Linux

以往在下的文章不少都是以 Linux 為基礎而編寫
通常大家所有使用的作業系統不是 Windows 就是 Mac
但大家偏偏卻忽略了 Linux

安裝 Linux 前當然要先下載 Linux
但從哪裡下載 Linux ﹐下載哪種 Linux ,則需要由使用者考慮
Debian 官方網頁
Debian
Ubuntu 官方網頁
Ubuntu
Kubuntu 官方網頁
Kubuntu
Xubuntu 官方網頁
Xubuntu
Lubuntu 官方網頁
Lubuntu
Ubuntu Studio 官方網頁
Ubuntu Studio
Linux Mint 官方網頁
Linux Mint
Fedora 官方網頁
Fedora
CentOS 官方網頁
CentOS
Arch Linux 官方網頁
ArchLinux
OpenSUSE 官方網頁
openSUSE
Gentoo 官方網頁
Gentoo
以上提供是比較知名的 Linux 發行版
不同的 Linux 發行版,雖然都使用相同或近似的 Linux Kernel ,指令操作上亦非常相似
但系統的設計上可能差異很大,在視覺上的桌面環境亦有不同
例如 Debian 的穩定要求及必須使用完全自由軟件的理念,Debian 的更新速度比較慢,而且通常會使用比較舊的較件版本
而且由於使用完全自由軟件,基於 Mozilla 的軟件雖然自由,但若果使用 Mozilla 的產品 logo 卻不是自由
例如 Firefox 及 Thunderbird 便不被納入預設的軟件發行版,取而代之會使用由 Debian 的再發佈版 - Iceweasel 及 Icedove
當然使用者依然能自行到 Mozilla 下載 Firefox 及 Thunderbird 但 Debian 的 apt-get 則不會提供下載

在下是使用 Linux Mint

首先
真真正正將 Linux 安裝到硬碟上,對試用者來說並不簡單
因為操作錯誤有機會導致原來的系統一拼死亡,或即使不是死亡也有機會不能正常起動
因此在下建議閣下可以先使用 VirtualBox 體驗 Linux
VirtualBox 可以到 https://www.virtualbox.org/ 下載,並安裝

見下文
按下「新增」開製作虛擬機

見下文
輸入虛擬機的名稱,名稱並不重要,但輸入名稱會自動匹配相關的作業系統虛擬硬體架構
例如輸入 Windows 會自動匹配 Windows 的虛擬硬體架構
但有些作業系統沒有虛擬硬體架構提供,例如 Linux Mint ,但 Linux Mint 是基於 Ubuntu 開發的 Linux 發行版
因此 Linux Mint 可以使用 Ubuntu 的虛擬硬體架構

見下文
設定虛擬記憶體
不影響原系統穩定下, VirtualBox 允許使用原系統最多一半記憶體,不過在下建議最好使用原系統 3/8 記憶體就足夠
若果原系統不穩定,給予大量記憶體給 VirtualBox 都不會流暢

見下文
建立虛擬硬碟
若果本身已經保存虛擬硬碟,可以選用

見下文
若果需要建立虛擬硬碟,建議使用 VDI (VirtualBox 虛擬硬碟格式)

見下文
動態配置是根據虛擬硬碟的使用量調整 VDI 的空間,例如虛擬機使用了 10GB 便會佔用實體硬碟 10GB 空間
固定大小則是指定在實體硬碟建立一個佔用指定大小的空間讓 VirtualBox 使用
例如設定虛擬硬碟為 20GB 即使虛擬機只使用 10GB 仍佔用實體硬碟 20GB 空間

見下文
設定虛擬硬碟於實體硬碟中顯示的檔案名及虛擬硬碟的大小

見下文
完成配置後虛擬機會在 VirtualBox 清單中顯示
選取虛擬機按「設定」

見下文
網絡所啟用的網絡卡選擇橋接介面卡

見下文
存放裝置,虛擬光碟機載入映像檔或直接載入實體光碟機資料

見下文
選擇適合虛擬硬件架構的映像檔

見下文
選取虛擬機按「啟動」

以下操作與於實體硬碟安裝相同
在實體硬碟安裝,可以使用 光碟 或 USB Drive 安裝
光碟只需要以 映像光碟方式 燒錄即可, USB Drive 在 Windows 下可以使用 Win32 Disk Imager
*nix 系統只需要在 terminal 輸入
dd if=iso-source of=/dev/sdx bs=4M
即可
iso-source 為下載的 Linux ISO 檔案
/dev/sdx 為 USB Drive 的位置,x 為 USB Drive 的位置,不一定是 x ,另外 Mac 為 /dev/diskx ,有需要便輸入 ls -l /dev/* 查詢
以 Linux Mint (Mate) 為例子

見下文
載入 Linux Mint 若沒有按下任何按鍵,10秒後會自動啟動 Linux Mint 或按「Start Linux Mint」

見下文
等待數10秒正式載入到 Linux Mint 的桌面環境
執行「Install Linux Mint」

見下文
選擇合適的語言(建議使用 English),後按「Continue」

見下文
安裝前會檢查硬碟有否足夠空間安裝,及有否接連到網絡
建議先中斷連接,可避勉安裝時進行額外軟件下載及更新,提升安裝進度

見下文
中斷連接後,會顯示沒有連接到網絡

見下文
若果使用手提電腦,會顯示有否連接電源

見下文
若果電腦具備無線網絡功能,同時載入 Linux 的驅動程式能夠使用無線網絡功能
安裝時亦會自動偵測附近能夠使用的無線網絡

見下文
這操作與先前的無線網絡功能無關
由於硬碟本身可能分割成數個分割區,載入 Linux 時可能會自動掛載其他分割區
安裝時程序會確認使用者是否需要卸載分割區,否則已掛載的分割區便不能進行安裝或進行其他硬碟操作

見下文
將 Linux Mint 安裝到硬碟
安裝前可以讓 Linux Mint 自行分配安裝要求要或自訂安裝

見下文
若果硬碟本身已安裝作業系統,並佔用整個硬碟
安裝前會警告使用者,會將原來的整個硬碟及分割區格式化來安裝

見下文
另外若果硬碟本身已安裝作業系統,但沒有佔用整個硬碟
安裝前亦可以讓 Linux Mint 保留原來的作業系統同時自行分配安裝要求

見下文
自動分配, Linux Mint 會自動分配合適的空間讓原來的作業系統與新安裝的 Linux Mint
若果需要調整大小,只需要拉動 partition 之間的間斷就可以調整

見下文
如果超過一個硬碟,使用自動分配時可以選擇硬碟

見下文
若果是新硬碟,便會是一個空的配置,只有 /dev/sda 整個硬碟的空間

見下文
若果是已安裝作業系統的硬碟,便會顯示各分區的空間

見下文
不論新還是已安裝作業系統的硬碟,若果需要整個硬碟中的所有資料清空
可按下「Create Partition Table」

見下文
按下「Continue」便會將硬碟上所有資料清空
但留意這操作一但執行便不能還原

見下文
完成「Create Partition Table」後
會出現 free space 分區,即未分配,可自由使用的分區

見下文
選擇分區,並按下「+」符號
設定建立的分區大小、分區類型、分區位置、分區檔案系統、掛載點
分區大小視乎需要調節大小
通常第一個分區,類型是「主分割區(Primary)」
慣於使用者通常以起首位置計算分區位置,所以選擇「Beginning of this space」
現代 Linux 通常使用 Ext4 檔案系統
掛載點若沒有特別需要,通常以 / (root) 傳統掛載點位置

因為 Linux 能夠將系統檔案 及 Boot Loader 分開安裝
選擇的掛載點可以根據使用者需要各位分配到不同既分割區
例如
/dev/sda1 設定掛載點為 /boot 即是安裝時會將 Boot Loader 安裝到 /dev/sda1
/dev/sda2 設定掛載點為 /home 即是安裝時會將使用者目錄安裝到 /dev/sda2
這種安裝好處是可以將不同需要的掛載點分配到不同分割區,當進行新安裝、備份或格式化硬碟時,就不用煩惱
例如只需要將整個 /dev/sda2 執行 dd 之類指令便可以完成備份
而 boot loader 可以避免格式化 linux 導致 MBR 找不到 boot loader

見下文
選擇剩餘的分區

見下文
通常為了讓作業系統運作時更快更流暢
Linux 通常都建議建議「交換空間 Swap Area」
交換空間能讓 Linux 執行程序但記憶體不足時,以硬碟空間充當虛擬記憶體,讓真實記憶體得以釋放
避免程序因記憶體不足減慢進行或減低發生「死鎖 (DeadLock)」機會

見下文
完成各分區配置可選擇格式化指定分區讓 Linux 安裝到其分區中 (只一個分區,安裝時不用選擇,但需要格式化)
另外還要設定 硬碟既 Master Boot Record 需要指向的 boot loader
按下「Install Now」

見下文
設定時區,可以點選地圖位置,或直接輸入地區名稱

見下文
設定鍵盤輸入,通常都是使用 English (US)

見下文
設定第一使用「管理員 (root)」的名稱及密碼
一般 Linux 通常不建議自動登入
而有否需要對使用者家目錄進行加密則視乎需要

見下文
安裝時會有 Linux Mint 的介紹

見下文
安裝完成後,會詢問會否繼續試用 Linux Mint

見下文
若選擇繼續試用後,打算關機,按「Menu」

見下文
按「關機 (Shutdown)」關機,或60秒後亦會自動關機

見下文
關機前 Linux Mint 會提示將光碟機中的 Linux Mint 安裝光碟退出並取出 (避免重新開機時再次以光碟起動)
完成動作後按 ENTER 便完成關機動作,只有安裝時才能此動作,正式使用時,關機程序不需要此動作

見下文
安裝完成,起動的畫面
如果安裝時,若果設定為自動登入,則沒有此步驟
登入畫面其實相當重要,登入前可以設定登入後的語言設定

見下文
選擇語言

見下文
設定登入 Session
Last 為以上一次設定登入,登出後恢復上一次設定
MATE 為儲存當前設定,如果選定語言需要保留設定,便需要使用 MATE

見下文
登入前的系統操作
可以在登入前進行關機、暫停、重新啟動操作

見下文
正式登入 Linux Mint 的畫面

見下文
剛剛完成安裝,建議先為檢查系統有否更新需要

見下文
當使用者進行系統級別的操作,例如修改或刪除系統級別檔案、安裝系統級別軟件(直接執行的 binary 則不限)、系統更新及升級
便需要以管理員 (root) 登錄身份

見下文
按「Install Updates」

見下文
下載及安裝更新

見下文
完成所有更新後,清單應該沒有其他更新
若有更新錯誤,則會顯示剩餘的更新

見下文
按「Menu」>「Software Manager」

見下文
Software Manager 是由 Linux Mint 提供的軟件管理員

見下文
進入分類 或 在右上角的搜尋中輸入軟件名或相近名稱 可以找到相關軟件
由 Linux Mint 所提供的軟件通常都是經 Linux Mint 驗證 及 穩定分支,因此比軟安全,但通常都不是最新版本

見下文
選擇軟件後,按「Install」安裝
若果安裝前還需要安裝額外,會有相關軟件提示

見下文
安裝後,軟件會在預設的相關分類中找到

見下文
按「Menu」>「Package Manager」

見下文
Package Manager 其實即是 Synaptic
第一次執行會有使用須知

見下文
搜尋中輸入軟件名或相近名稱 可以找到相關軟件
按軟件左旁的操作,按「Mark for Installation」

見下文
若果安裝前還需要安裝額外,會有相關軟件提示

見下文
先按 Synaptic 左上方的「Apply」
會顯示所有將會安裝或移除的軟件,再按「Apply」安裝

見下文
正在下載及安裝軟件

見下文
完成安裝

見下文
在 menu 的 search 版面輸入軟件名稱
若果 Linux 發行版有提供,亦可以搜尋到相關軟件
若果軟件名太長,可以先將指標移向選項等大約 1秒,出現提示文字才選定項目

見下文
安裝前會提示軟件安裝時,有關聯安裝

見下文
下載軟件

見下文
安裝軟件,完成後按 close

見下文
移除軟件只需需要在已經安裝的軟件右點擊按「Uninstall」便可以移除軟件

見下文
軟件安裝時需要額外軟件,當移除軟件時額外軟件若果不需要再使用,會提示一併移除額外軟件

見下文
完成移除

見下文
不論以上程式如何方便操作
Linux 主要還是需要使用 Terminal 進行系統操作

見下文
Linux Mint 指令操作上主要以
sudo apt-get
進行安裝、移除等系統操作
sudo 是指以超級使用者 (super user) 暫時以管理員 (root) 執行往後的指令

下載及安裝軟件
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name>
重新下載及安裝軟件
sudo apt-get install --reinstall <package-name>
下載軟件(下載不影系統操作,因此不需要 sudo)
apt-get download <package-name>
移除軟件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name>
完整移除軟件
sudo apt-get purge <package-name>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package-name>
移除額外 及 當前系統不需要使用 的軟件
sudo apt-get autoremove
移除已經 過期的 暫存的 軟件安裝檔
sudo apt-get autoclean
移除所有 暫存的 軟件安裝檔
sudo apt-get clean
檢查更新
sudo apt-get update
軟件更新(不進行行系統行級)
sudo apt-get upgrade
系統升級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見下文
安裝軟件前同樣需要輸入密碼,但在 Terminal 輸入密碼並不會顯示字元
若果安裝的軟件只有一個軟件,不需要確認,超過一個軟件則需要確認

見下文
完成安裝

見下文
在主選單搜尋「Language Support」安裝額外語言

見下文
通常第一次執行,會提示安裝軟件介面語言或說明文件
有需要的話可先安裝

見下文>
若果已經安裝輸入法可以設定輸入法
Linux 常用輸入法有 scim 、 ibus 、 fcitx

見下文
按「Install / Remove Languages」安裝有需要的語言

見下文
安裝語言

見下文
安裝後可以將預設語言拉放至最頂

見下文
進入「Region Formats」的分頁,同樣可以設定預設語言格式

見下文
見下文
配置完成需要重新登入才能生效

見下文
設定 scim

見下文
見下文
閣下只使用某種輸入法,其實可以將其他輸入法關閉,例如只使用倉頡
scim 倉頡輸入法分別有 倉三、倉五、大字集 一般習慣使用的倉頡輸入法是倉三

見下文
完成設定後重新載入 scim

見下文
預設按「Ctrl + Space」便可以切換輸入法

1 則留言 :